釜底抽薪,推翻入股行为的效力
可从多个角度确认入股合同的效力问题。包括确认入股合同不成立、不生效、无效、不发生法律效力,或者撤销入股合同。撤销理由主要有欺诈、重大误解、胁迫、显失公平等。尤其在股权出让方是否有告知公司经营情况这一问题上,应明确这是出让方的主动披露义务。理由为隐瞒属于欺诈行为,且法不强人所难,受让方无法凭空知晓公司内部重要情况。披露类型至少应涵盖公司资产财务情况、业务情况及其他对交易有关的重要情况。
若满足一定条件,可解除入股合同。如受让方未行使股东权利、未出具股东出资证明、未记载公司股东名册或未办理工商登记等。
先前入股有效,但是现在要退出公司
公司回购是一种途径。包括法定情况的异议股东回购请求权(上市公司除外),如连续五年不分红、转让主要财产、届时决议不解散等;还有约定情况的对赌条款。
股东转让也可考虑。对内转让无限制,通知其他股东即可;对外转让要保障有限公司股东的优先购买权,严格走完通知程序,否则可能被起诉推翻交易。
解散公司,进行清算拿回公司资产。可通过公司决议解散或司法解散(持股 10% 以上股东可申请法院解散公司,需满足经营管理严重困难、继续存续损害股东、其他途径无法解决等条件)。
如退股不成,其他方案解决股东痛点
综上,股东投资若被 “套路”,可根据自身案件情况,制定并实施相应诉讼方案,拿回投资款。正义终将会来,也不应该迟到,但关键的一点是——你得行动起来。
光业律所专注于各类商业纠纷案件,拥有专业的律师团队和丰富的办案经验,能够为你准确分析案件情况,提供合理的法律建议和解决方案。如果你在商业投资中遇到类似法律问题,欢迎随时联系我们进行咨询,我们将竭诚为你服务。